切实加强立法 维护国歌尊严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6-26浏览次数:0

  国歌同国旗、国徽一样,是一个国家的象征。

  6月22日,国歌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对应当奏唱国歌的场合,国歌标准曲谱的审定、发布和使用,奏唱礼仪规范以及不得奏唱、播放国歌的场合等做出规范,旨在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增强国歌奏唱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此举对于维护国歌的尊严,进一步提升公民的国家观念和爱国意识,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民族危亡之际,诞生于抗日烽火之中,一经问世就传遍大江南北。她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吹响了“誓与国家共存亡”的冲锋号,唤起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精气神。今天,战争的硝烟虽已远去,但伟大的民族精神伴着雄壮的旋律仍在传承回响。通过奏唱国歌,我们依然可以跨越时空隔阻,触碰英雄“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奔涌血脉,依然可以感知先辈“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的强劲心跳,依然可以听见家国危急之际,“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这是国家和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华夏儿女始终赓续的血脉风骨,也正是这份基因的沉淀,让国歌严肃而厚重,成为引领全社会养浩然正气、聚万众之心的重要力量。

  为国歌立法,是对深藏于中华儿女心灵深处民族情感的认同,也是维护国歌尊严最为有效的方式手段。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法律的约束,少数国人对国歌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认识不足,现实生活中随意使用国歌,奏唱国歌等问题屡见不鲜,更有甚者,还出现了个别娱乐化国歌的现象。有鉴于此,国家不断加大对国歌的法律保护,继2004年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写入宪法后,此次将国歌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进一步强调国歌的法律地位,通过对规格、场合、礼仪等问题的统一规范,对各种违法行为给予强有力的纠偏,着力遏止不严肃的国歌奏唱现象和其他有损国歌尊严的行为,引导人们准确认识国歌,正确使用国歌。

  战争年代,《义勇军进行曲》所表达的是为国牺牲的血性,是抵御侵略的奋起;和平时期,《义勇军进行曲》所唱响的是中国人民不忘初心、励精图治的心声。时至今日,国歌已不仅仅是弘扬爱国主义、传承民族精神的好载体,同时也是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的好教材。尊崇、爱护国歌,唱好、用好国歌,是爱国主义外化于行的具体表现,也是每个国人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这昂扬的旋律伴随着我们走过了烽火岁月,走过了筚路蓝缕,未来还将继续激励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